关于风暴注册
陈毅被张茜锁门外,冲动下提离婚,周恩来找到张茜:给你提个建议
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6:11    点击次数:99
 

前言

在老一辈革命家中,陈毅元帅博学多才、文武兼备,以一代儒将著称。戎马一生他为革命事业做出了不可衡量的贡献,毛泽东也常说:“陈毅是个好同志。”

“英雄肝胆亦柔肠”,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中,陈毅元帅不仅在革命事业中风生水起,而且还拥有了一份交织着血与火的爱情,让人羡慕至极。

(陈毅)

“我要成为他的伴侣和助手”

人人都知道陈毅是40岁才成立家室的,殊不知,陈毅年轻时也是有过几场轰轰烈烈的感情的。

他的第一任妻子叫萧菊英,是信丰当地颇有名气的才女。1930年,陈毅在信丰县创办了红校,同时还担任课教员,萧菊英和几位女同志报名参加。

短短时间,陈毅的谈吐和气质就征服了萧菊英,她发现陈毅不仅在军事方面卓越,竟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。于是茶余饭后,两人便展开了密切的交谈接触,也渐渐地萌发了爱慕之情。

一天深夜,一支国民党军队偷袭学校,由于人力和枪支都极少,陈毅当即下令:“赶快撤退!”过了片刻,他发现萧菊英还在他的身后:“不!我要和您一起战斗!”

陈毅急了:“太危险了,你必须赶紧离开,跟上队伍!”“正因为危险,我才不愿意离开你,要死,死在一起!”萧菊英含泪请求,陈毅愣住了深情地望着她。

萧菊英被他盯得有些含羞,急躁地说道:“你是校长又是军长,责任更加重大,更得保重生命,我们的红军可不能没有你!”这句话,在陈毅的心里留了一辈子。

1931年,两人终成眷属。新婚不久,陈毅被召往于都开会,萧菊英见陈毅未能如期回家,以为他遭遇不测,便选择了投井自尽,两人的婚姻也因此画上了句号。

不久,在蔡畅夫妇等人的帮助下,陈毅有了第二任妻子——赖月明。红军长征后,赖月明正担任妇女部长,知道陈毅受伤,她便想留下来照顾他,但是陈毅却要她服从组织决定,回乡打游击,两人就此含泪而别。

后来,赖月明在战斗中与组织失去联系,被父亲抓回后卖给了一个鞋匠,鞋匠死后,赖月明想找陈毅,却听说他已离世,伤心欲绝的她便嫁给了一个受伤的红军,共度余生。

国共合作后,陈毅派人去找赖月明,却听说她已跳崖自尽,陈毅伤心欲绝。两人的婚姻也因为误会而彻底终结了,陈毅直到去世都不知道赖月明其实并没有死。

(赖月明)

1937年,陈毅遇到了早年便相识的胡兰畦,两人就此定下婚约,然而他们的婚姻却遭到了共产党的反对。共产党希望胡兰畦可以隐藏党员身份,继续以国民党少将身份做统战工作。

为了革命工作,陈毅断然选择了以大局为重,他给胡兰畦致信:“......为了革命就吃下这杯苦酒吧!假如我们三年内不能结合,就个人自由,互不干涉。”这段感情也就此为止。

与第三任夫人张茜的相识是在抗日战争时期。1938年,张茜响应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号召,参加了新四军,成为了军队战地服务团演剧队和歌咏队的一名成员。

那时候陈毅在上海任第一支队司令员,经常到军部开会他时常也会去观看她们的演出,相貌端庄、演技高超的张茜一眼就入了陈毅的眼,朱克靖一眼便看穿了陈毅的想法,便想法设法的撮合两人。

(张茜)

那时候张茜对陈毅并没有其他方面的想法,经朱克靖一说她才意识到。但是她却没有答应,她担心别人觉得她高攀,也担心两人见识、思想层面差太多,相处起来会比较累。

虽然朱克靖一直在她耳边做工作,却依旧没法说动她。后来张茜被派到陈毅所在的部队做表演,一次张茜去找陈毅借衣服,回来后却意外在陈毅的衣服兜里发现了一首情诗“赞春兰”(春兰是张茜的乳名),张茜颇为感动。

两人的感情也从此刻萌芽,相处下来,张茜对陈毅的政绩、人缘、性格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,也渐渐产生了钦敬和仰慕之情。分开后,二人开始了书信往来。

陈毅向张茜表明心意:春光照眼意如痴,愧我江南统锐师,豪情甘载今何在,输与红芳不自知。张茜感到无比幸福,二人心意相通,终于顺理成章的走在了一起。

然而旁人对他们这份年龄差距较大的感情却不太看好,对此张茜不以为然:“年龄差距不是最主要的,我感觉学问和政治水平远不及他,我要和他相称,成为他的伴侣和助手。”

(张茜、陈毅)

陈毅夫人的外交“风采”

1940年春,陈毅与张茜结为伉俪,他们相濡以沫,携手一生,谱写了一曲曲动人肺腑的情感乐章。几十年来,张茜不仅是一个合格的妻子,还是陈毅最得力的工作助手。

新婚不久,陈毅就渡江北上开辟苏北抗战局面,张茜则去中苏搞地方工作。分分合合,战事无常,张茜时常会紧随其左右,帮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。

1943年,陈毅与张茜已经有两个孩子,在艰难的处境下,张茜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,不仅承受着体力的损耗,精神上也是压力倍增。但她没有一丝退却,依旧是刻苦自励、好学不倦,努力的实现与丈夫“相称”的誓言。

1949年夏,张茜带着3个孩子从山东解放区来到上海,与陈毅共享革命胜利的喜悦。为了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,张茜不断努力地学习,提高自己的俄语水平,到1952年,陈毅出访苏联时,她已经能胜任翻译工作了。

第一次作为中国外长夫人出席的外事活动,张茜是代替陈毅出席的。她美丽大方,温柔知性,会上还代表陈毅致辞,令各国大使都大吃一惊,也给外交界留下了一段佳话。

1961年5月,解决老挝问题的国际会议在日内瓦举行,史称第二次日内瓦会议。张茜随陈毅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一起来到了日内瓦,陈毅在频繁的外交活动时,张茜则与各代表团活跃在各种宴会之上。

一次他正在和各国夫人交谈,忽然看见美国代表团代理团长哈里曼夫人径直走了过来,她与张茜说了一些话,张茜却耸耸肩,装作听不懂,旁边的翻译也是默不作声,微笑地望着哈里曼夫人。

之所以这样做,是因为国内早有纪律,不主动与美国官方人员接触。她清楚地知道哪些话是自己能说或不能说的,哪些时候自己应该出头,哪些时候需要恪守本分,这也正是张茜的出彩之处。

碰到这样一个软钉子,哈里曼夫人也十分着急,趁她去寻找翻译之际,张茜顺势转到了别人的圈里。不一会,陈毅身边响起一片笑声,哈里曼夫人挤到陈毅身边,陈毅也大大方方地向其握手,留下了历史性的一幕。

1962年,印尼总统夫人哈蒂尼应刘少奇和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问中国。9月25日,陈毅、张茜陪哈蒂尼游颐和园,张茜耐心地向哈蒂尼介绍着中国古代园林技术,讲解着长廊上图画的来历,听得哈蒂尼津津乐道。

听到歌唱家用印尼语唱印尼歌曲时,张茜忽然来了兴致,她顺手将印尼民歌《哎哟妈妈》填了两句词,换成了《哎哟兄弟》,以此来献给印尼朋友。

(哈蒂尼)

听着改编后的《哎哟兄弟》,女外宾欢呼雀跃,激动地抱着张茜。中国的盛情打动了哈蒂尼,她向苏加诺总统表示,她感受到了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尊重,中国对印度尼西亚的友好。

飞机上,哈蒂尼还给张茜写下了一封信:“在这些新朋友中,张茜姐妹是属于我们最亲近的朋友......我们访问了中国领导的夫人,建立直接的私人友好关系,印尼和中国的关系,再不单纯是官方的事务了。”

新中国成立以来,张茜共出国访问21次,先后到过苏联、越南、柬埔寨、尼泊尔、阿富汗等共12个国家,多次接待总统夫人、总理夫人、王后、首相夫人等,在外交事业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风采。

醉酒与夫人闹“离婚”

为了缩小与丈夫之间的差距,张茜不断地鞭策自己前进,孜孜不倦地苦学上进,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得力助手。

陈毅同样也是一个好学不倦的人,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,还是政务繁忙的建设时期,他都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新知识的追求。

正是基于对共同目标和对知识的渴求,陈毅和张茜在精神上的交流几十年来都是非常和谐的,所以也注定了两人的婚姻必然是长久的。当然再好的感情也会有矛盾,而那些矛盾大多也都是基于爱。

一次在北京,开完会后已到了吃午饭的时间,周总理便自掏腰包,提议与陈毅、贺龙等人在北京饭店吃狗肉去,又特地叫上了张茜和贺龙夫人薛明。

服务员拿上一瓶茅台酒,酒香扑鼻而来,陈毅率先就品尝了一口,连声称赞:“好酒!好酒!”酒过三巡,陈毅也喝的满脸通红,张茜轻轻踩了一下陈毅的脚,示意他别喝了。

陈毅夸张地大叫了起来:“哎哟!”转过头对着张茜说道:“哎哎哎!今天总理请我们喝酒,给我敬酒,我怎么能不喝嘛,不要老在下面踩我的脚嘛!”

听到此话,大家纷纷笑出了声,张茜也忍不住羞红了脸,跟随着大家笑了起来。张茜作为陈毅的伴侣和战友,在精神上一直都是他最忠贞不二的支持者,即使是吵架,张茜也能时时刻刻体会到丈夫的心境。

最蛮横的一次就是陈毅对妻子怒吼“你懂什么”的那次,当着一桌子客人的面,一声怒吼让张茜怔住了。就当众人以为张茜会因此甩手离席时,张茜却意外地平静。

她笑着继续招呼大家:“别停筷子,大家多吃点菜!”转身又给丈夫加了半杯酒:“老总,你只能再喝半杯了,医生定的量,对吧!”陈毅顺从地点了点头。

张茜的善解人意让众人都不得不由衷称赞,她体会到了丈夫心中的情结,所以并未将此事挂在心上,而妻子的大方也让陈毅心存愧疚,将这一切都弥补在了对她的爱中。

随着年龄的增大,陈毅的身体也呈下坡趋势。为了保证丈夫的身体健康,张茜尽着妻子的职责,限制丈夫吃肥肉,不准丈夫多抽烟,即使当着总理的面也会将丈夫手中的烟夺过来熄灭。

一次,陈毅出访归来,代表团在宾馆吹拉弹唱,跳交谊舞,张茜担心他的身体吃不消,便一再劝他早点回来。喜爱热闹的陈毅虽然满口答应,但是还是闹到深夜才往家赶。

在家中一直等待的张茜有些生气,责怪丈夫的同时也不免担心他的身体,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无法入睡,心中越想越气。

许久陈毅到家了,张茜赌气将陈毅关在了门外,不让他进门。陈毅连连敲门,张茜也不开,喝了点酒的陈毅顿时怒火中烧,一肚子不痛快,他当即找来秘书嚷嚷着:“离婚!离婚!”

这一行为让张茜十分寒心,没有两句好言好语就算了,竟然还说出如此伤人的话,她也偷偷抹起了眼泪。

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周总理的耳朵中,为了帮两人复合,总理特意将陈毅、张茜还有罗瑞卿夫妇一同约出来散步,两人彼此心里都怄着气,不愿与对方说话。

(陈毅、周恩来)

走了一会,一只风筝在头顶飘过,望着在天空中飘飘悠悠的风筝,周恩来脸上浮出了笑意。他微笑着走到张茜身边,指着天空中的风筝道:“张茜,我给你提个建议!”

张茜竖起耳朵一本正经地听着,周恩来说道:“你管陈老总,要像放风筝一样,线头在你手里,你要把线绳拉得不紧不松,如果太紧了,线绳一断,风筝不就飞了嘛!”

张茜理解了周恩来的一番好心,连连点头称是:虽然她是为了陈毅的健康着想,但是自己昨天那样气他,对他的心脏岂不是更加不好嘛!想到这儿,她也不再与丈夫计较。

陈毅也知道妻子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,自己情急之下说出那些伤人的话实在是不妥,心中也有些许愧疚,两人就此和好。

多年后陈毅也曾向妻子道歉:“当年我冲动之下提出离婚,始终觉得对不起你,一直以来,你都是我的知己呀!”而妻子对这些却早已释怀。

又一次,陈毅被派访问西亚非洲六国,面对那些让人喘不过气的工作,张茜十分担忧,毕竟陈毅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。没有办法,她只得找到周总理让他减少陈毅的外事活动。

这却让周老总为难了,临行前一天,他将张茜关心陈毅健康的事简单说了一遍:“陈老总在百万大军的战场上如履平地,大江大河不知道渡过了多少呢,怎么在外交战线上,张茜竟然动了儿女之情呢!”

陈毅也风趣地说到:“我是总理的兵,总理指到哪里,我就打到哪里,张茜那是为我瞎操心呢!”

1970年开始,陈毅的腹痛一天天加重,很快就被确诊患上了肠癌,张茜心急如焚,不离不弃的日夜坚守在丈夫床边,看着丈夫寝食难安的样子,张茜的眼睛天天肿的和兔子一样。

为了让丈夫吃多一点,她将家里的厨师调到了医院,自己又前前后后的操劳,让张茜一瞬间看起来老了不少,但她却丝毫不在意,只盼自己的精心照料能换来奇迹的发生。

1972年1月,陈毅病逝,张茜悲痛欲绝。她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,但是眼泪还是“吧嗒吧嗒”一颗颗掉落在地,毛泽东的亲自追悼,给了张茜很大的安慰,让她没有倒下去。

然而不幸的是,丈夫刚走不久,张茜就被确诊患上了肺癌,张茜十分平静:“我可以放心的去找陈老总了!”病床上,张茜用自己余生的最后一点时间完成丈夫的遗嘱,着手整理他的遗稿。

她整理出一部《陈毅诗词选集》,一共收录了一百多篇诗词,亲自为诗集作了序,每字每句都是她最中肯的评价,夹杂着对丈夫的深刻怀念,字字呕心沥血。周总理对于张茜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,对她所撰序言也表示高度赞赏。

随着病情一天天的恶化,张茜深知自己没有多长时间了,他把儿女们叫到身边,将那些埋藏于心底的话一吐而出:

“我跟你们爸爸结婚的时候,距离相差很大......为了缩小这个差距,我在现实的生活和家庭里,没有娱乐,孜孜不倦的苦学......遗憾的是,我的时间太少了,结果也不那么好!”

1974年,52岁的张茜随夫而去,几十年的患难情,也在这一刻落下了帷幕。他们的爱情跨越了年龄和地位的差距,是精神的追求让两人相伴一生,共同携手进步,造就了这样持久永恒的爱情......